228.第 228 章(2 / 6)

微微一顿,“我去喊了我爱人,这就来。”

不一会,陈秋荷跟着下山了,两人结伴一起,去了老支书家,这一路上,陈秋荷的手都忍不住微微发颤。

“怀山,你说老支书是找我们说那件事吗?”

美云五月份带来消息,他们已经等待了两个月了,每一天都是度日如年,盼着消息的到来。

沈怀山嗯了一声,“大概率是的,秋荷,我们先稳住了,万一不是,也别失望,毕竟我们在这里生活了七年,这里也算是我们的第二个故乡。”

如今,他习惯了走街串巷给人看病,也习惯了和大舅哥一起上山捡猎物,更习惯了和秋荷一起,种着菜园子,过着田园生活,日子虽然清苦一些,但是却没有太大的精神压力。

有了他的安慰,陈秋荷心中也跟着安定了一些,从大队口一路到了老支书家。

显然,得到消息的人还不少,他们过来的时候,前进大队的社员们把老支书家的篱笆院子,前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
当沈怀山和陈秋荷出现的时候,大家顿时嚷嚷,“来了来了,沈大夫来了,陈老师也来了。”

“大家让一让,快让他们进去。”

大家自觉的避开一条羊肠小道,沈怀山朝着大家感谢后,这才领着陈秋荷一起进了老支书的家。

老支书显然已经等候多时了,与此同时,他左手的桌子上,还放着一份最新的人民日报,上面写着公知平反的新闻。

显然,这一则新闻已经席卷了全国。

见到沈怀山和陈秋荷进来了,老支书顿时站了起来,只是时隔七年,他如今的背越发佝偻了几分,甚至,连带着头发也全部花白了,找不到一丝黑色的头发。

他朝着沈怀山和陈秋荷迎了过去,“沈大夫,陈老师你们来了。”

“那我也就不废话了,这个报纸你们都看了吧?”

老支书把最新的人民日报推到了两人的面前,沈怀山点了点头,“只是听到了消息,还没看到具体的。”

旋即,这才接过报纸细细地看了起来,报纸上关于他们这类人,成分彻底干净了,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了。

简而言之一句话。

哪里来,哪里去。

看到这六个字,沈怀山的心也跟着彻底放了下去,“老支书,消息是看到了,不知道我们这边是怎么安排的?”

老支书吧嗒吧嗒的抽着老旱烟,说道,“公社的刘主任已经给我消息了,但是具体的通知还没下来。”

“我喊你们过来,是让你们心里有个准备,估计离正式通知下来,要不了多久了。”

这就是老支书的好了,事情都给安排的妥妥当当,不会让人有意外。

沈怀山自然知道这其中关卡,还未道谢,乔丽华就过来了,应该说是乔副主任。

短短几年的时间,她已经成为刘主任的副手了,也就是未来的公社乔主任。

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。

“乔知青,你怎么来了?”社员们顿时意外,哪怕是知道乔丽华如今已经升职了,在公社别人都问她喊一声乔主任,但是在前进大队,大家已称呼她乔知青,毕竟是多年的习惯。

乔丽华笑了笑,手里还提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,“我来找沈大夫。”

她本来准备上山的,但是一进生产队,大家都在往老支书家跑,后面一打听,才知道沈怀山和陈秋荷,都在老支书家。

她便顺势过来了,本来就是公干找对方的。

“他们就在里面呢。”

乔丽华道了谢,提着公文包便跟着进去了,老支书正在和沈怀山他们说话,乔丽华便是这个时候进来的。

“沈大夫,陈老师。”

按照平时,她应该喊沈叔叔的,但是这会是公干,便直接称呼对方的名称。

沈怀山诧异,“乔知青。”

乔丽华从公文包里面取出了文件,或者说是一张薄薄的信纸,黑色的墨水笔印透了纸张的背面,在信件的下方位置,还盖着一个红色的章子。

“看看?”

这——

沈怀山和陈秋荷对视了一眼,旋即才接了过来,等看清楚信纸上面写的文字后,两人顿时呆了下,这会才有了几分真切的感觉。

陈秋荷更是红了眼,“我们是可以回家了吗?”

这个信纸上写的明明白白,署名便是沈怀山和陈秋荷,可以自行离去,回归原处。

乔丽华点点头,“对。”

“沈叔,陈姨,你们把文件收好,这便是你们离开前进大队的凭证,甚至回到北京落户,也靠着一张纸了。”

沈怀山和陈秋荷一下子就知道了,这一张纸的重要性,旋即便谨慎的收了起来。

看到这后。

乔丽华方才道,“恭喜沈叔陈姨,守得云开见月明。”

读书人就是不一样,说话还怪好听的。

陈秋荷红了眼,“谢谢。”

“谢什么,这是你们应得的。”乔丽华和沈美云的关系好,她在拿到这些文件后,来的第一户人家,便是沈家了。

胜利公社被下放了六个人,分别分布在不同的大队,而乔丽华在拿到这些文件调令后,便来

最新小说: 道之巅,方氏仙 九灵囚天 金戈伴君行 儒道我有一诗可镇山河 穿越上古定生肖 嫌我杂灵根,我无敌了你们哭什么 我是射手 子木传 寡王修仙: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 大道偷渡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