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初静 > 历史军事 > 满唐华彩 > 第195章 刊报院

第195章 刊报院(2 / 4)

皎奴面若寒霜,眼中隐有杀气,追问道:“人呢?”

杜五郎不敢答话,连忙往西边的秘书省一指。

皎奴却不是好骗的,当即进了薛白所在的东院。过了一会,却是气冲冲地出来叱道:“你告诉他,到玉真观给我个解释。”

说罢,她直奔别处去找。

杜五郎愣了愣,再往东院找了一圈,竟真不见了薛白。

直到皎奴走远了,才见薛白从北边的兵部选院出来,正在与王维侃侃而谈。

“你方才见到煞婢了吗?”杜五郎找机会上前小声问道。

“公务繁忙,没空理会这些小女子。”薛白摇手道:“走吧,一道会食,秘书省的饭菜不错。摩诘先生兼着兵部的差职,却每次过来用饭。”

这只是个夸张的谈笑之言,王维为人清淡,也不解释。

会食是由光禄寺安排,其实是有标准的,紫红袍的重臣吃的肯定与普通官员不同。

杜五郎原想着自己口味刁钻,尝惯了丰味楼的炒菜,哪能看上衙署的会食?但也不知随薛白吃的是几品官该吃的菜肴,结果口味竟是意外的好。

“这….肉质紧实,肥瘦均匀,肉皮软糯,还有一种香味,是.….胡椒!好舍得啊,会食居然用胡椒!

薛白正与王维等谈论诗书,没空搭理他。

杜五郎便独自在那碎碎念,每尝一道菜都感慨两句。

“咦,可是杜郎中家中的小儿?见识倒是不凡。”

“我可是丰味.…..”

杜五郎说到一半,回头间只见不远处站着个一袭紫袍的老者,周围众人皆称“左

相”,他连忙闭口不言,不想,对方却是招了招他。

“看看,这便是长安城小有名气的杜五郎了。”

杜五郎也不知陈希烈让人看什么,应道:“见过左相。”

“听闻你快要成亲了,怎不发张帖子给老夫啊?”陈希烈很是平易近人。”

“这。。。。。。”

杜五郎心想,薛徽这种新娘的伯父都因为不愿与薛灵来往而不肯到场,这位左相无亲无故的,为何要来?

陈希烈似看懂了他的想法,道:“你阿爷在吏部与老夫同僚,你的婚礼,老夫当去。”

“那……四月十八,不知左相可否拨冗?若是公务繁忙…....”

“不忙,不忙,必然去的。”陈希烈抚须而笑。”

“这月十五,圣人难得在大明宫早朝,该是与如今这修书一事有关?”

“想必摩诘先生要赋诗了。”

“看来薛郎是知道什么?”

薛白笑而不语,以王维的聪明,这一点提醒也就够了。

会食结束之后,王维、李泌等人便随薛白到了一间庑房之中,几人小声议计了几句,各自去忙碌。

下午,薛白则去见了杨銛一面,聊的依旧是邸报刊行之事。

朝中众人都还未意识到真正能为阿兄带来实权的便是这邸报。”薛白道:“若圣人诏谕直达臣民,这相当于集翰林待诏、中书舍人之权。”

“真的?”杨銛大喜过望,拍膝道:“好啊,无怪乎阿白让我答应哥奴,不再到中门省去与他争权,原来是在此等着。”

薛白嗅到堂中有一股药味,先提醒了一句“阿兄也要注重身体,莫太过操劳了”,之后继续道:“秘书省这些匠师是大财宝,不惜花费也要笼络过来。如此,旁人再想效

仿,也无法再撼动阿兄。”

“阿白不必担心,我多的是钱财,直管将这些人才收买得死心塌地!”

“将作监已在铸活字铜版了,阿兄当把这批工匠完全掌控,让李岫也不知进展。”薛白道:“到时邸报一出,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。”

杨銛奇道:“何谓摸不着头脑?”

“我们会非常有效率。”薛白沉吟道:“旁人想不通为何能做到,遂以为原因在这活字铜版,而这铜版有成千上万字,绝非寻常人有能力铸造,只能望洋兴叹,认为只有秘书省有能力刊行邸报。”

“那实则呢?”

薛白神秘地笑了笑,道:“实则非常简单,阿兄到时便知。”

杨銛十分好奇,但本着对薛白的信任,忍着不问。

薛白又问道:“当然,技术的壁垒阻挡不了旁人来抢邸报的刊行之权,当无妨,我们是阳谋,抢的就是这最初的声望,文章学术越兴盛就越下沉,寒门学子天然地就会以我们马首是瞻,这是大势…….’

这话里有太多新鲜的词汇,杨銛常常要细想一下才能反应过来,听得十分吃力,有些迷糊,总之知道这位谋主十分有能耐,听他的便是。

接下来几日,秘书省中那偏僻的小院被薛白称为“刊报院”,院中的匠师们得了丰厚的月俸与赏钱,夜以继日地忙着。

与此同时,将作监中,造竹纸、油墨、铜版的几处坊院也彻底被杨銛派人控制起来。

如对李林甫的承诺,杨党从不去中书门下争权,专心于廉价纸的普及…….只求这一点点政绩而已。

月沉日升,铜汁被倒入字模,置入水中,滋起烟气;纸浆在蔑子上被慢慢晒干,形成了竹纸;木屑纷飞,雕刀在木块上

最新小说: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抗清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隋唐小纨绔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舍弟诸葛亮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