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初静 > 历史军事 > 满唐华彩 > 第196章 发报人

第196章 发报人(2 / 3)

正色,拿起邸报递了过去。

江采萍看到杨玉环已过来,清冷地点了点头,转身而去,临行前却是低语了一句。

“太真有个好义弟。”

杨玉环这才上前,笑道:“圣人怎不派高将军陪你一道?不怕让这些宫娥吞了你?”

“圣人考验臣。”

“不管,我这当姐姐的,该给你押阵。”

“谢阿姐体谅,免得旁人说我坏了宫中规矩。”

杨玉环嗔薛白一下,整顿了秩序,让那些宫娥依所在的宫殿、识字人数领了邸报趁着那些宦官忙于分邸报,她凑近了些,问道:“你将我阿兄推得太高,不会反害了他吧?

“阿姐若信我,杨家只会比原来好。”

“信你。”杨玉环笑了笑,背对着那些宦官,低声道:“我会遣弟子到太乐署,往后退下。”

你有急事,可让她直接联络我。”

“好。”

“你呀,莫再让我催你《白蛇传》的戏文了。

杨玉环笑语了一句,伸手在薛白额头上一点,自走掉了。

薛白则继续带着宦官们在宫城中绕了一圈。

是日傍晚,李隆基心血来潮,摆驾到大明宫几处宫苑逛一逛。

每遇到宫娥、宦官,他便要将人招到跟前来问一句。

“可知近来天下有何大事啊?”

“圣人要修一本空前的巨著,是……旷古未有的盛事。”

“这‘空前”旷古’之词你是何处学来的?”

“今日赵才人念邸报,奴婢学到的。”

“走,去看看赵才人。”

李隆基随口吩咐着,之后招高力士近前来,低语道:“此邸报,可使君王越过中书门下直诉于臣民啊。”

高力士不解,问道:“可圣人何必绕过中书门下?”

“是啊。”李隆基一代雄主,不被人架空,自是没有必要的,最后也只是漫不经心道:“话虽如此,邸报不可操于宰相之手。”

“何物?”

“便是薛白一直在忙的邸报,与开元杂报相似,一日之间几乎要传遍长安了。”

“谁做的?”

李林甫皱起了眉,心知由南衙巡卫、京兆两县不良人帮忙,是最快传遍长安的办法。

然而,得到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。

“酒楼茶肆,摊贩商贾,好事文人,还有一些坊正里正。一些大酒楼里都有人念报;沿着朱雀大街,或是各坊门处,皆有小厮赠发,但只赠给识字之人;另外,还有国子监的生徒在大作文章。”

“给本相看看。”

李林甫接过那邸报一看,当即又吃了一惊,喝道:“把十郎喊来!”

几个属官对视一眼,只听这语气便知,此番必然又是要怪在李岫头上了,低头掩饰了心中同情。

果不其然。

“废物!让你担任将作少监,你便是这般一问三不知?!

“是阿爷说过,只要杨党不曾起争权之意,一些纸墨工艺的小事.….”

“犹敢狡辩?!”

此事隐隐可能威胁到相权,李林甫心头恼怒,当即上前,一脚将李岫踹翻。

“他们从你这废物身上寻得办法争权了!”

“孩儿这就去查!”李岫连忙认错,道:“查他们是用了怎样的工艺...”

“查?现在查还有用吗?”

“是,孩儿这就去拉拢人。”

提到此事,李林甫想到薛白已与颜氏订婚,愈发勃然大怒,又踹了李岫一脚,叱道:“一件事办不成,事事跟着出错,祸根皆在你!”

“孩儿一定挽回,这就去拉拢!”

左相府,陈希烈对着一份邸报左看看,右看看,喃喃道:“他将老夫的诗放在副面的第一版啊。”

“偏相公待这弼马温如此关切,他却将你置于韦述之后,不识好歹。”

“不不不,老夫是在想,他将嗣歧王的诗放在后面,莫非是捧杀老夫?”

“相公,妾身说句实话,嗣岐王这诗写得太差了,他要不是长得像圣人….”

“嘘。”陈希烈打断道:“给杜府的礼物备好了没?”

“相公是左相兼尚书,岂有给一郎中家送礼的。”

“让你备你就备。”陈希烈叹息一声,指了指案上的邸报,道:“看吧,老夫争的是往后,往后得看什么,年轻人啊。”

卫氏这才有所领悟,道:“那妾身这就去准备。”

“右相老了、国舅多病,往后这天宝盛世还得由老夫来担着,也唯有拉拢这些年轻人,不会惹人猜忌。

陈希烈喃喃着,拿起邸报继续看起来,这次是细看,找哪些地方有自己的名字,一共有五处。

一处在版头有“秘书少监陈公督刊”,就在“校书郎薛白编篆”的前面;两处在正面头版,一处是“陈公上书”,一处是“陈公监修”,第四处在第二版开放秘书省东院书库之处……总之,薛白是懂得分润功劳的。

就是有些太多了。

务本坊,国子监附近的客舍大堂中正十分热闹,学子们正在热情讨论今日横空出世的邸报。

相比于官员们更重视邸报背后的意义,白身读书人关注

最新小说: 抗清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舍弟诸葛亮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 隋唐小纨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