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初静 > 历史军事 > 满唐华彩 > 第44章 信任

第44章 信任(2 / 2)

氏兄弟杀人,是因为辛十二那些人指认他是薛锈之子,认为他死定了,于是肆无忌惮。当时不动刀救不了杜媗。  薛白一定要跳出这个思维的框架,他又不是必死的薛锈之子,听都没听说过这件事,他就是忠心耿耿的右相门客!  那吉温为何带走杜媗?不知道,那是吉温的问题,也许是想争功,也许就是有病。薛白不甘示弱去抢回来,同在右相门下做事,不见血才是最正常的情况。  李林甫依旧不语,示意婢女质问道:“宣阳坊别宅死九名奴仆,乃一对年轻男女,携两名披甲卫士所杀,不是你又是何人?”  前半句话语气生硬,她显然是看着消息念出来的。  “这证词!”薛白又惊讶又迷茫,“听起来确实太像我做的了,当时我带杜二娘与田氏兄弟将人抢回来。但我们没有杀九人,他们为什么这么说?为什么?”  他稍微等了一会,才抛出结论,给李林甫自己猜想的时间。  “右相,我真的没杀人,此事必是东宫死士所为……不对,他根本就是想栽赃给我,莫不是吉温他故意的?他为何这么做?”  “放肆!”  李林甫叱骂了一句。  薛白连忙执礼,心弦却稍微放松了些。  这第一个大疏漏,他补不了,那就不补。他要证明的不是能力,而是忠心。只有忠心才是关键,其他都细枝末节。  那就实话实说,用真诚、坦荡争取了李林甫的信任,不用太多,只要比吉温可信,就能转移那份猜忌。  所以要有一个活的吉温来担这个担子,活着,他才有可能安排吉家仆奴作伪证,接着引发各种猜想。  “继续说。”  “抢出大娘之后,我便赶到右相府,听说吉温带人去常乐坊杨家别宅拿贼,一时也犹疑是否我搞错了,遂过去看看,其实亦是起了争功之心……”  薛白遂只隐去联络东宫死士一事,仔仔细细地述说了这一整夜他是如何奔走,如何努力挽回吉温捅出的天大篓子。  相比吉家别宅死了几个奴仆,吉温让东宫死士杀人逃躲才是最关键、最严重的错误,他要让李林甫思绪始终关注在正事上。  等他详述了在道政坊暗赌坊里的所见所闻,作了最后的总结。  “右相,我以为东宫派两拨死士,分别截杀吉温、吉祥父子,或是为了报复吉温。”  他埋了许多话,让李林甫自己去想。  比如,他说东宫报复吉温。查都查错了,还报复什么?  那为何查错了还要杀?  灭口吗?  ~~  薛白的独自陈词已经结束了。  若依原计划,没留下那许多纰漏,也许李林甫已勉励他几句、许诺嫁女,然后重责吉温了事,他从此在大唐安身立命。  但帘幕后很安静。  就在薛白开始怀疑自己莫非连第一关都过不了之时,李林甫才终于开了口。  “下去等着。”  “喏。”  薛白重新回到庑房,独自坐着,既不能向人打听消息,也无法与旁人有所交谈。  南衙十六卫还在搜捕那些陇右老兵,结果如何不知道。  薛白只能在脑子里推演李林甫分别询问众人的情形。  杨钊会如何说、王准如何说,还有吉温,一定会咬住宣阳坊别宅之事不放,会把责任推卸给他。  更让人不安的是,若是漏了某个知情人,让吉温得到一个通报,或是吉温能通过辛十二的死猜到与他身世有关,那就能豁然明白局势了。  不论这种事可能性高低,他讨厌这种命运由别人决定的感觉。  薛白不得不告诉自己要冷静,只要李林甫相信他的忠心,接下来的当堂对质,就更不必怕吉温了。  回想方才的单独面见,他自觉表现不错。而吉温一直处于被动,根本来不及梳理全盘,很难做得比他更好。  ……  时间过得很慢,让人煎熬。  窗外先是响起了鸟鸣,之后,窗纸上才渐渐泛起了晨光。  终于。  屋门被推开,有人站在晨光之中,依旧是那名女使,而不是执刀的护卫,可见吉温没能在单独汇报时咬死他。  薛白往大堂走去。  他忽然回想起了上辈子初次负责案子时,因一个恶徒气得不眠不休,决心要将对方送进去。  彼时,他以律法为武器,堂堂正正。  如今,他钻研的却是肮脏的权力与人心,狼狈求活。  但这场你死我活的局里,他就是想要赢了那个酷吏,活下来。  “咚。”  远处响起了长安的晨鼓。  薛白腰杆笔直,步履从容,愈发平静。当堂对质,曾经是他最熟悉的战场。

最新小说: 舍弟诸葛亮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抗清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隋唐小纨绔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